接到丹阳的急报之后,大哥即刻召集了二哥、我和徐庶三人商讨会稽之事。
“……以势而论,此刻确是出兵会稽的好机会。”根据已知的情报,徐庶非常细致详细地分析了出兵会稽的利弊。
“但若果真出兵,有两件事不得不慎重考虑————其一,便是全太守他们已经想到的新兵操练不足问题。若以那些征募不到三月地新兵出征会稽,实非良策。
其二,万一我大军进击会稽,孙权会否乘机再犯丹阳、庐江?虽则孙权军前番连败于君侯与将军之手,而今又内自生乱。但其实力尤存,不可轻忽。而内乱亦不定何时将会平息。
所以。这一问题不得不加以留意。”
“元直之言甚是……”大哥听罢,沉吟片刻后。点头称是。随即,大哥转头对我说道,“三弟,你有何主张?”
徐庶的分析非常全面,以此为参考,我仔细考虑后,有了自己的决定:“大哥,于情于势,于义于利,弟认为应当出兵。”
顿了顿,我继续说道:“元直所说的两事,解决起来难度虽大,但应当还有办法……”
听了我的计划后,大哥、二哥、徐庶思索片刻,皆点头表示可行。
“三弟……”大致地事宜商讨完毕后,大哥对我提了另一件事,“你与弟妹自成亲后,便是分多聚少。前段日子弟妹有孕在身,不便远行。
但如今苞儿和星彩已平安出世,我准备……待弟妹身体恢复些后,便命人将她母子三人护送至秣陵,你看可好?”
“……”沉思了片刻,我最后还是摇头说道,“大哥,此事不必急在一时。丹阳新定不久,而且江东战事未平,她们母子还是留在寿春更安全些。
此外,蓉儿她未必适应江东水土……”
“也有道理……”大哥微微颔首,有些遗憾地说道,“既然你主意已定,大哥还是以前那番吩咐————但有闲暇,便回寿春看看。
以乌骓脚力,秣陵至寿春也就是大半日之工而已。不为我和你二哥,也得多看望看望弟妹与两个孩子……”
“小弟记住了……”
“三弟,是否需要从寿春调些兵员给你……”二哥在旁询问道。
“不必了,二哥……”我笑着摇头说道,“丹阳、吴二郡兵力可算得上充足,只是稍欠操练罢了,目前倒也足用了……”
………………………………………
议事完毕,我回返家中,直奔卧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