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锅里,自己盛,山里可没人伺候你。”陈三两道。
苏若游望简陋的屋舍,循着米香味找到屋角火炉,一对干净碗筷就摆在炉边,看像是陈三两早已备好。
她会心一笑,取了碗舀了粥,坐在桌边慢慢喝,陈三两将咸菜向她推了推,她也没嫌弃,夹起几根就着米粥,安静地享用起了早餐。
待二人吃完,大军正式开拔。
苏若也是忽的发现,昨日还衣衫褴褛的众匪徒,今日竟个个焕然一新。
他们穿了新衣衫,换了新鞋袜,连头发都梳的一丝不苟,只是脸腮还未消肿,一个个看着还像是一只只蛤蟆成了精。
苏若又不禁追问:“陈三两,你哪来的新衣装?”
陈三两道:“捡的。”
苏若怎会相信这等骗人的话,又扯住一个匪徒细问,匪徒喜滋滋地道:“这是昨夜我家县主派人送来的,您瞅瞅,可暖和了。”
簇新的交领衫,套着青色小夹袄,一双厚实的棉绒鞋,确实是冬季御寒的好衣物,不过在夹袄背面怎还写着“蛤蟆”二字?
匪徒笑道:“我们已正式编入军制,番号为‘蛤蟆营’,穿皮甲的叫‘虎贲营’,都是我家县主新取的名儿。”
苏若瞅着他的脸腮,心道一声:这番号倒也算实至名归。
不对,我家县主?
苏若这才听出匪徒口中的这句敬语,而且细观他的神情,似乎提到陈三两时还满是自豪感。
这不禁让苏若更加好奇起来,那陈三两到底是灌了什么迷魂汤,怎一夜时间就让这些为非作歹的匪徒们对他如此信服了呢?
……
笔架山。
其山不高,形似笔架,陡峭险峻。
一座围墙坚固的山寨,就建在两座陡峰之间,扼守着入山之要道,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唐小芊又问:“公子,先劝降还是直接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