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为何不取南城或是东城?
以西城现在的兵力,要攻打任何一座城池都易如反掌,但西城王却按兵不动,养国养军,大修边关之城,为以后统一四城做打算。江玉喜的决策是正确的,毕竟西城的国力不允许打仗,五十万军队开支巨大,虽然国库有结余,但西城形势未稳,内忧外患,这个时候打仗,无疑是雪上加霜。
稳步向前,这才是西城的策略。
相反,东城面临着西城的打压,迫切地需要翻身,甚至想依靠战争来解决窘迫的问题,如果与西城的战争取得胜利,所有问题迎刃而解,如果不胜,将越来越受牵制。
东关城修建后,由王子银担任城主,闭门不战。
面对强烈的炮火,东军无能为力,每一次进攻,都被炮火打退。
事实上,西城已经往东推进了二十里,东关城建立在了东城的土地上,这明显是一种欺压,但面对这种欺压,东城却只能吃哑巴亏。
与白虎城相比,东关城只有五万兵力,人员配给方面也少一大半,甚至城池的建设也小了十分之一。
西城原本也想建立和白虎城一样的城池,这样就能把两道关口死死守住,但白虎城耗费大量财力,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从牙缝里挤出银子来修东关城,事实上东关城十分小,城内只能容纳两三万人,城外的城墙延伸六里,算是一道防线。
安内防外,这是西城最稳妥的一种方法,而富足的商业,海运的崛起,也让西城尝试到了甜头,因而海上力量也加强了许多,由南至东的海域,也不断地扩大,面积是三城的两倍,这样一来,西城与三城相比已经呈现强弱之势。
在进入西境的海面上,西城设置了关卡,用战舰来守关,对于落后的南城和东城而言,根本无法与强大的西军抗衡,但贸易方面不能中断,毕竟西城如今是最大的出口城,海运养活了上千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