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弘的总部在s市,同时在南部沿海各省市下设研究所,便于国内外的科技对接。
负责此次项目研发的单位所在地毗邻h市,短短几小时车程,称得上近水楼台先得月,陆弛赶紧让人联系安弘总部,没过几天,公司内部几个人形成一个考察小组前往临市。
起初李明绪不见得有多积极,拖拉了一周才跟着过去,陆弛一想,估计是之前妇产科那事还没处理好,就没多计较。
进城汇前他在a国钻研物理,研究方向和生物医学工程多有重叠,和那一帮研究员、相关专业的投资顾问侃侃而谈、相谈甚欢,提到医疗器械应用也不像陆弛只能在边上干望着,一群人倒真像是在开学术研讨会。
研究所的项目负责人看上去五十多岁,笑眯眯地夸赞李明绪年轻有为,还捎带上恭维几句陆弛。陆弛听得出来,这不全是客套话,李明绪简直是一人掰两半用,技术和生意两头开花,为人严谨,又能做到长袖善舞,陆弛对他知根知底,也不由得心服口服。
陆弛最关心的就是和城汇的商业合作,见李明绪走过来,立刻拉着他聊项目前景,眼前的人刚才还言笑晏晏,两人一独处表情就冷淡了下来,听见他的声音才神思汇聚了一般把目光挪过来,喂他吃定心丸:“我爸早就注意到了安弘,只是医疗器械这方面水深,城汇不会无故涉险,但只要把切实利益摆到那帮股东面前,他们自然会不遗余力地争抢这块肥肉。”
“所以这个考察团队随你用,你和李叔打过招呼了吧?到时候别忘了我。”陆弛了然地点点头,这项目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他不信满足不了城汇的胃口。
转眼半个多月过去,两边交涉完毕,李明绪又挤在他办公室赶了几天考察报告,大操大揽的架势像极了他们初中的时候假期返校狂补作业,当然,这个“他们”里是不包括李明绪的。
陆弛看了一眼腕表,想和他约个晚饭,不出意料被拒了。调笑道:“怎么?我房子不够大?那书房不够你办公?”
李明绪眼神暗了暗,轻描淡写地说:“工作环境不合适。”
“我好歹是个总,你老跟我挤一起算怎么……”说到这,陆弛刹住了,弯着的嘴角也有点僵。
李明绪住他的房子开他的车。他怎么也没想到,李明绪会“金屋藏娇”,这个“娇”还是个男人。前段时间在临市考察,公司特意安排了酒店,谁知道李明绪不嫌麻烦,上班似的到点就要回h市,六月份雨水出奇地多,说一句“风里来雨里去”不为过,陆弛还以为他忙着照顾女人,调侃他“怎么比我创业的时候到处找项目拉投资还忙”。
他再怎么利欲熏心,碰见好友遇上麻烦也该问一句,结果李明绪告诉他“程觉生病了”。
“所以你把他接过去照顾?”
他惊得无以复加,对方就只是轻飘飘地“嗯”了一声。
“以前怎么没发现,你还是个大情种......”
以他们一起长大的交情来看,陆弛属实不明白李明绪怎么能对个男的这么一往情深,他又不是单纯的同性恋?况且长这么大,他还没见李明绪对什么事这么上心过。
初高中他们一群人都叛逆,家里大多没人管,抽烟喝酒谈恋爱还不算、未成年人大半夜骑着重型机车兜风被抓到好几回,李明绪就有那样的本事,既能掺和进这股歪风邪气,也能在家长面前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问就是“他保送了”;温和一点的,譬如说吴嘉,李明绪跟着他一块玩摄影,吴嘉就玩出成就来了,李明绪只当消遣——他做什么都是浅尝辄止。如果说这是少年心性,那他当初说要搞科研,学了那么多年物理,最后放弃时也毫不犹豫。
不过世界上就有这样的人,对待一件事,投入几分心思,就能得到百倍的回报。当初陆弛创业想拉他入伙,李明绪问他为什么不老老实实进家族企业?“反正不是白手起家”这句话直戳他心肺,他们这样的家庭背景,想要摆脱先辈的影响是不可能的,这一点陆弛清楚,反问他“有自己个人的事业,能尽量不被家族掣肘不好吗?”结果李明绪用实际行动回答——没过一年他就投入城汇的肥厚土壤中茁壮成长了。家庭对陆弛来说是限制和束缚,而李明绪从中汲取养分。看不出他对事业有多热爱,但是他总能利用现有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陆弛这样苦哈哈拉不到投资强多了。
陆弛观察了会李明绪,之前他一直神龙见首不见尾,现在天天面对面,他难得发现李明绪好像瘦了点,脸色也差,看来是在程觉那吃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