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就算女孩儿不上族谱,可也同男孩儿一样,有了正经的姓名。
从今往后这三郎便要唤作田汾,女孩儿则唤作田涓。
在田家办过酒宴之后,田希与钱氏又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一趟山上,给那程居士磕了头,让其放心。
事情办得急,上了族谱之后,田希这才去县衙,将这收养的手续过了明路。
田希好巧不巧的,在县衙里遇到了沈朴。
沈朴成了举人,倒也可以出仕去了,但一是没有门路,二是他还有两个儿子要养活,再者县衙幕僚这份工作,还有不少人抢着干做呢,沈朴也做的很游刃有余。
沈朴见田希来了,就跟猫见了老鼠一般,殷勤的不得了,来亲自带他去见了县令,没一会儿便将收养手续办好了。
收养手续还是由沈朴写的,沈朴在书写的时候,还特意留了心眼,在上头写明,即以收养,那便与亲生父母亲缘已断,就算事后来认,也不得领走。
加盖了官印,田沅又从兜里摸出几个荷包,送于县衙中人,这才拿着东西离开。
沈朴又将田希送到县衙门口,这才将荷包摸出来,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笑了起来。
自前些年,沈朴挺身而出,“救了”田大娘后,田家与其有了来往。钱氏更是怜他身边没有个知冷热的照顾着,还给他保过媒。只可惜沈朴心有所属,钱氏便没喝上谢媒酒。
田希坐在车上,直道可惜。不过现在好像还不晚,要是大娘愿意,他又何必做了这恶人。
等再过个两年,二郎成年了,有个做了举人的后爹,说不出去还好听一些。
如今男子的成丁的岁数,也是不一定的,要是遇上乱世来征兵,十三四的都有被征走的,如今太平了便也宽松了起来,可大多只要成亲了,便算成丁。
田希管着户籍,这方面好办,直接记上田浩成丁,家中不过再多出份粮税。
这又是上了一份保障,等田浩真考上了秀才,田希便再不愁了。成了秀才就不用服徭役与兵役,田浩便能安安稳稳的呆在家中成亲生子、传宗接代。
田浩正在与学中先生讨论学问,突觉身上一冷,打了个寒颤。这学中先生见了,还道田浩太过刻苦,将身子给毁了,还特地关心了田浩几句,惹得田浩受宠若惊。
田汾与田涓虽说改了姓名,可这母孝还在继续守着。
田沅却为两个孩子担忧,这俩孩子好学,且能学好,像极了吕良。可他们现在才开始学,什么都比别人晚乐。
要是田汾像田浩那样,一步一步的开始学,怕是比田浩还好上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