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我给予世界毁灭与新生 > 第153章 米科尔森的问题
    他太强大了,以至于单凭自己的意志就可以抵抗来自其他群体的融合吞并行为,米科尔森基点群体曾经尝试过一次,只可惜失败了。

    不过显然也有其他米科尔森群体尝试过将自然之子拉入自己的体系内,不然这么一个小小的二人小组根本没有渠道知晓自然之子的特殊。

    而二人小组知晓这条消息的渠道则来自一个零散的情报信息网络,一个不被米科尔森基点群体所知晓的,属于米科尔森们的情报网络。

    这个情报网络是如此特殊,以至于他们只和那些形影单只的米科尔森个体接触,或是顶多将这个范围蔓延到三人群体规模之下的小团体中。

    米科尔森基点群体有信心保证无论自己的分身群体规模大小,都不会发生叛变的个体,肯定会将于玩家的战争放在第一位。

    但在私底下,为了保证自己的独立性不被其他更大规模的全体所吞并的这个目标,恐怕才是那些独行者的首要目标,他对自己太了解了。

    “显然我们是在打一场内战。”米科尔森基点群体中的个体们感慨道。

    很难以人类能理解的描述方式去描述米科尔森的负载存在方式,但显然他是人类历史上出现过最独特也最复杂的个体。

    他不仅是个生物个体,同时也是一种生物群落,甚至是一类社会组织,而大风暴的出现,更让米科尔森的状况复杂了十倍。

    米科尔森基点群体大可以继续移动,去吞噬其他规模小的多的米科尔森群体,但这样一来,他们就成了无根之水,无法掌握代表着最高生产力的避难所系统。

    而如果米科尔森基点群体在橡树岭避难所留下一些个体维持统治的话,这些个体又很快会随着距离和时间而变成新的独立群体。

    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组成它的不仅有生物血肉的DNA,同时还被锁接收的外界信息所影响。

    米科尔森现在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虽然他们都有着同样的DNA,但因为所处环境不同,所经历的遭遇不同,所以个体之间的差异正在越来越大。

    米科尔森甚至担心自己未来有一天会发现和幽灵展开深入合作的个体,甚至最终出现叛变到玩家那一边的个体。

    毕竟克里夫.米科尔森的存在,已经证明了不是每一个米科尔森个体都愿意从大局角度出发。

    当然现在除了意识形态的斗争之外,米科尔森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要思考,那就是他们是否要支持吴千映的新计划?

    吴千映的计划显然不符合米科尔森的利益,米科尔森已经通过实验确定七原罪这样的个体无法被玩家通过降临的方式控制。

    所以理论上当人类的数量锐减到一万人以下时,七原罪的个体数量和非七原罪的个体数量比例将降低到一比一的程度,到时候他们完全可以通过人盯人的方式来确保玩家不会再有降临的机会。

    而根据50/500的科学理论,米科尔森只要确保在所有非七原罪个体中有五百个健康,且性别比例均匀的个体,就能保证人类种族不至于灭绝,同时忽略近交衰退,并最大可能得避免漂变造成的不良影响,至于另外数千个体则完全可以被视为保险。

    与此同时,根据军用科技集团在火星的多年实验,科学家们确定在火星自我维持并发展壮大的人类居住点的人数下限约一百一十人,而米科尔森已经在火星留下了两倍这个数量的休眠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