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穿越>都市藏真 > 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十大灭绝动物
    复活的十大灭绝动物,排列敌意的就是尼安德特人,这是冰河时期(从约12万年前开始到3万年前)居住在欧洲及西亚的人种,身材短小、敦实、健硕。

    “尼安德特”一名源自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附近尼安德峡谷洞穴里,第一次发现这种人类的遗骨。

    3万多年前,随着冰川遍布整个欧洲大陆,尼安德特人灭绝了。

    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有望在最近发布,德国科学家表示,真正实现这一人种的复活还需要两年时间。

    由于相近的dna结果,尼安德特人最理想的“代孕妈妈”就是我们现代人。

    排第二的是剑齿虎,剑齿虎生活在距今100万年前的更新世(地质年代),体形与现代虎差不多,但上犬齿比现代虎大得多,甚至比野猪的獠牙还大。

    但由于剑齿虎不善于快速奔跑,竞争不过那些灵活的食肉类动物,在猎物越来越少的情况下,最终走向灭绝。

    在美国洛杉矶市区,拉布里亚农场的沥青坑,以发掘剑齿虎化石而闻名。

    在这里发现的剑齿虎样本保存完好,但沥青使得提取dna非常困难,目前还没有提取出完整的dna。

    一旦提取到了完整的dna,非洲狮将成为剑齿虎理想的“代孕妈妈”。

    先前韩孔雀在美国发现恐龙化石的时候,还购买了一头剑齿虎的化石,用来放在他的博物馆之中展出,如果不是沥青坑不容易挖掘,当时韩孔雀还想着去那里逛一圈,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剑齿虎化石,最终韩孔雀去寻找祖母绿了,也就没有寻找剑齿虎,不过这个也是他惦记的寻宝计划之一。

    第三种人类想要俘获的是距今200万年前,北美大陆北部生活着俗称“美洲短脸熊”。这是一种可怕的肉食动物。

    它们的主要猎物为丽牛和美洲野牛,因而也被称为“噬牛熊”。

    在巨大的短脸熊面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北极熊就“小巫见大巫”了,短脸熊站立时,比北极熊高1/3,重达1吨。

    短脸熊除了生满利齿的大嘴外,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拥有长长的四肢。

    它们平时散步时,背部距地面约1.5米,而当其直立时,则要超过3.4米。

    第四纪冰川对北美洲影响巨大,大量大型食草动物消亡,短脸熊随之数量减少。

    不巧的是,在这个时期,其他杂食熊类“入侵”北美大陆,在食物适应方面更占优势。

    短脸熊不仅面临着自然界的挑战,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还难以寻找交配对象,这3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促使短脸熊消亡。

    目前有短脸熊样本保存于冻土之中,但为短脸熊寻找“代孕妈妈”比较困难,惟一与短脸熊基因相近的南美洲眼镜熊,体积只有短脸熊的1/10,很难承担“代孕妈妈”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