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交货是不存在的,因为压根就没到交货的日子。
不过,尤主任代表的股东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知道这件事的那么几个人又都是张潇的心腹,因此他可以随便说。
“嗯?不是有协议吗?博隆光学和微电子设备之间已经交叉持股,他们不敢公然这么做吧?”
尤主任的第一反应就觉得这是胡杨的施压,这个问题也在他和吴尊友的预料之中,两人判断,博隆光学是不敢这么做的。
“我觉得这是博隆光学的一个姿态,真要断供对他们的损害同样也很大。尤主任,不过说到这份协议,我想起来一个重要的问题。请你等等,我找出来给你看”
所谓的延迟供货只是张潇的一个借口,为的就是引出交叉持股协议当中的某个条款。
说着话,张潇从公文包里拿出来一份交叉持股协议的影印件,然后指给尤主任看。
尤主任有些摸不着头脑,但看着看着,脸色就变得很难看。
“解除协议条款?这么说,公司要想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还得看对方的脸色?哼!”
当初签订这份合同的时候,尤主任还没坐上这个位子。
协议的文本,单位的档案室保存有一份,但尤主任并没有仔细的看过。或者说,即便是看了,当时也没注意这一条。
张潇摊开双手耸耸肩,一脸的无奈
“尤主任,交叉持股就这点不好。如果其中一家公司的资本金发生变化,交叉持股的比例就要重新计算。如果对方不同意,这份协议就会自然终止。”
协议上规定的很明确,比如像微电子设备想要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其股权和股本金都会发生变动。
如果博隆光学不同意改变交叉持股的比例,要么微电子设备放弃这一轮的定向增发,要么双方解除协议。
要是微电子设备,宁可自己吃亏,不寻求交叉持股的比例变动,这行不行呢?
当然不行。
这么做岂不是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尤主任可背不起这个责任。
“张董,这事儿我再考虑考虑。你回去以后和博隆光学联系一下,让他们不要在供货时间上耍手段,撕破脸了对谁都不好。”
交叉持股是交叉持股,供货协议是供货协议,二者不能混为一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