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气散尽,晴空万里。
紫荆关外的驿站边,穿油绸号衣的老卒在井旁打水,忽然听到马蹄声,抬起头看去,只见奔来一骑手,蓄着一头短发,身下那马儿皮毛油光闪亮神骏非凡,配上那腰间跨刀的汉子,端的是威风凛凛。
等靠近,那人勒住马,大声问道:“雁门关来的游击将军还在不在?”
那老卒仿佛没听见似的,继续打着自己的水。
刘通问了几遍得不到回答,气道:“嘿,你这人,聋了还是什么的。”那人始终不理会,刘通无奈下马,略过那老卒,自个进去驿站里头询问。
等勘验了腰牌,确认了身份,才有人告诉刘通,昨日来的游击将军,此时还未出发呢。
刘通大喜,连忙赶去。
驿站不大不小,有好几间院子,到了一处院子,院子里有好些人,其中有个少年看到刘通,连忙喊道:“刘叔。”
刘通听到声音看过去,认出了对方,是将军身边的少年亲卫,笑道,“小石头,将军呢?”
“在屋里呢,我带你去。”
周围的人见怪不怪,各自做自己的事,有些人出发的早,还有人还在睡大觉呢,他们忙完自己手里的事,差不多也就继续赶路。
“将军,刘叔来了。”小石头说道。
王信抬起头,看到风尘仆仆的刘通,笑道:“我还担心等不到你了。”
刘通解释道:“我回去雁门关后,得知将军已经出发,顺着将军出发的方向,一路寻过来,今早在头前的驿站,卯时就出发了,终于追到了将军。”
说完,刘通把京城的消息,陆仲恒的话,一五一十的转速给了王信。
要是有电话就好了,王信内心感慨。
幸亏陆仲恒与自己想到了一起去,要么说都是林如海教出来的呢,问题想到了一起去,大同那边肯定不能轻易放弃。
的确自己很年轻,不可能取代冯庸,但哪怕取代一半也成啊。
当初是因为野胡部经常入侵大同,甚至骚扰到祁州等地,朝廷对冯庸多年不满,也不光是大同的问题,九边或多或少都有问题。
又刚好京营练了一批兵,经历过实战,朝廷因此把他们派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