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樉斩钉截铁的话语,刘伯温还是不敢掉以轻心。
“殿下这首临江仙就用做卷首词,序言由老夫亲自来写。”
刘伯温说完,毫不见外的直接坐在书案前。
提笔写道:征雁来时木叶红,淡淡秋光,袅袅西风。
江南江北短长亭,烟草低迷落照中。
浮世生涯一转蓬,今日韶颜,明日衰翁。
五丁难挽逝川回,千古英雄,此恨都同。
刘伯温刚一停笔,就听见啪啪的掌声。
还伴随着一声喝彩。
“好好好。”
看见喝彩之人是朱樉,刘伯温皱眉问道:“殿下,说说老夫这首《一剪梅》好在何处?”
“好在本王看不出,哪里有地方不好。”
刘伯温的诗词,年轻时走的是豪放路线。
晚年因为官场失意,刘伯温的诗词大多以婉约幽怨为主。
被朱樉这么一打岔,刘伯温发现了刚写的这首《一剪梅》。
与恢弘大气,战争主旋律的三国显得有些不搭。
刘伯温正眉头紧锁,想改掉这首词时。
同样是文人的罗贯中察觉出了他心中的疑虑。
“世叔这首词正暗合诸葛武侯的晚年境遇,小侄心中甚喜。”
如果说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要他自己硬选出一个主角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