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到来时,留守维护治安的一万盐军,率领百姓奋勇反击!青壮入伍,老弱妇孺纳鞋缝衣以支援!

    分兵的小股金军援军,非但没能迫使盐军主力回援,还把自己葬在了沧州。

    结局已定,再往回看。

    赵桓以大宋皇帝身份,写下盖了国玺的割地国书时起。

    黄河以北的地盘,名义上就已经是金国国土了。

    而趁着赵佶和赵桓及赵家宗室被俘北去,历史上那个康王赵构这次也如愿以偿,另建了小朝廷。

    靖康二年的正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称帝,改元建炎。

    如此,靖康二年也是建炎元年。

    或许还有大宋忠臣,希望在如今‘二圣北狩’的时候,赵构称帝后能重振大宋江山。

    于是谏言:“……如今河北、河东二地激战正酣,一方为金军,一方为宋军和盐军,何不招安盐军,朝廷再调南方各路勤王兵前去支援,一举歼灭金国大军,重创金国!”

    “如此,金国于大宋便再无威胁,大宋或还能收回燕云十六州!”

    这个谏言是有勇有谋的可靠之言,但与徽钦二宗是血亲的赵构,能是硬骨头吗?

    表面上一副诸君多多谏言,朕定虚心纳谏的明君模样,实则和他爹他弟一样的懦弱胆小,更害怕和金军打仗。

    也是典型的窝里横、窝外怂的怂蛋。

    俗话说人以类聚,徽钦二宗身边是奸佞,赵构身边也不遑多让,所信用的汪伯彦和黄潜善也是主张逃跑和屈膝投降的人。

    南宋小朝廷刚一建立,赵构发的第一道圣旨,就是颁给宗泽的,斥令其:“……莫拦金军北归之路,休坏金宋两国邦交!速速退开,护送金军北归!”

    第二道是圣旨也是国书,以正统的大宋皇帝之名,向金国国主递交国书,言:

    “……宋与金缔结国之邦交,其心至诚,未敢有半分叛逆之意。今皇侄遵奉太上皇、先皇兄之意,一切如旧。……”

    “河北、河东盐军实乃反贼,宗泽大军亦是叛逆之军,行事非宋廷之意,侄已颁旨斥责……”

    换言之,皇侄赵构依旧尊金国国主为伯父,先前徽钦二宗承诺的依旧作数,大宋绝不敢有半分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