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从广东购买,能省下更多的金钱和时间。
过去几年,两广制糖作坊也日益增多,许多跟风种植的人也因此获利。
从糖农到衙门,各有收益,各有回报。
不过这样的回报在朱高煦看来并不长远,因为当下西洋航道上的各国金属储备并不多。
以当下各国的贸易逆差,各国国内那点金属储备,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大明赚走。
正因如此,东洲航线的开辟,以及昆仑洲的开拓才显得格外重要。
“下西洋贸易,事关沿海江南数十万织工、糖农、瓷匠的生计,不可不重视。”
甲板上,看着那一箱箱货物,朱高煦立马开始了扯大旗。
见朱高煦扯大旗,一些六部官员脸色都快成了猪肝色。
以往大旗都是他们在扯,结果遇到了朱高煦,朱高煦扯大旗反倒比他们更熟练了。
有这句话在,其它人想要攻击下西洋劳民伤财都不现实,毕竟郑和带回的货物,可都是户部统计过的。
现在朝廷赚钱,百姓也赚钱,谁敢弹劾下西洋,谁就是国贼。
“这次的贸易量,应该会比上次还多。”
郑和小心与朱高煦说着,朱高煦闻言颔首,低头看一个眼朱瞻壑和朱瞻圻,伸出手拍了拍他们:
“行了,去玩吧。”
得到示意,俩小子立马就向船梯小跑而去,不多时就顺着码头跑向了南京城,身后还跟着十余名西厂力士。
瞧着他们的背影,礼部尚书宋礼作揖道:“殿下,二位皇孙已然到了年纪,臣请挑选名师教导……”
作为礼部尚书,宋礼可不想被旁人说他对皇孙不上心,故此站出来提出建议。
不过对于他的建议,朱高煦却摇头道:“天下学子都在官学就读,皇家又凭什么优待?”
朱高煦倒不是伪善,而是他并不想把朱瞻壑交给那些儒生,生怕这群家伙还给自己一個懦弱无刚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