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走后,朱高炽和朱高燧才乘坐象辂向王府驶去。
不多时,原本热闹的安定门瞬间就冷清了下来。
一个时辰后,朱高煦大步迈入了武英殿内,而桌上已经堆积了不少于二百份奏疏。
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很快就再投入了繁杂的工作中去。
似乎因为朱棣离去,故此许多大臣开始纷纷弹劾现任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以及左都御史陈瑛、御史覃珩等人。
眼看朱高煦没有驳回这些奏疏,故此上疏的大臣开始越来越多,最后弹劾他们的奏疏足有数百份之多。
面对这样的情况,朱高煦于四月初九下旨,召刑部给事中耿通查案,羁押纪纲、陈瑛、覃珩等三十余名官员。
四月十七,耿通上交奏疏,称在纪纲等人府中查抄账本三箱,牵扯官员六百余名,吏员二千余名,查获黄金十二箱,白银八十七箱,铜钱六百余箱,金银珠宝、古董字画等四十余箱,宅院别墅数十座,良田数万亩。
四月二十,耿通上奏纪纲、陈瑛等人收受贿赂,依《大明律》,理应剥皮充草,以儆效尤。
奏疏传至朱高煦面前,朱高煦以:“纪纲等人皆为先皇臣工,于国朝有功,死罪可免,故此将纪纲、陈瑛等人发配渤海长春府为庶民。”
朱高煦对纪纲的惩处,引起了耿通等官员的强烈不满。
在过去十七年时间里,纪纲和陈瑛害死的官员可不在少数,解缙都被纪纲令人埋雪而死,更何况其它份量不重的官员。
不过对此,朱高煦下旨令群臣不得再议,坚决执行自己先前的旨意。
见状,耿通等人也只能无奈闭嘴,毕竟现在的他们连自保都困难,如果不是朱高煦约束新政派,那党争兴许会提前二百年上演。
平衡的庙堂,让朱高煦可以从容的理政,针对性的对各省做出安排,例如当下……
“这次牵扯了几千人,查获的金银铜钱也不少,足有八百万贯之多。”
“有了这笔钱,北方的工业也可以更细致的安排了。”
武英殿内,朱高煦拿着户部递来的查获入库所得做出评价,户部尚书郭资闻言也作揖道:
“陛下,这笔钱其实可以用作西北铁路的修……”
“西北铁路确实要修建,但不是现在,等路线勘察好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