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726节
    吉林城内,当《渤海日报》刊发,拿到报纸的百姓们立马露出了笑脸。

    茶楼里,百姓们三五成群的凑在一起,他们穿着棉衣,三五人一起拿着一份报纸。

    “你们看,上面说通往松原的铁路已经抵达永平,预计洪熙七年修抵松原。”

    “松原离我们这不近啊……”

    “笨蛋,可以坐船去松原然后坐火车去北京看殿下啊!”

    “你小子吹吧,你还能见到殿下?”

    “我……见不到,但毕竟在一个人不是嘛……”

    “对了,现在要称呼陛下了。”

    “哼,那是你们汉人的叫法,在我们这里,殿下一直都是渤海大汗。”

    “渤海大汗哪有洪熙皇帝陛下来的威武。”

    “你这厮……”

    一时间,茶楼里的女真人与汉人开始对渤海大汗与洪熙皇帝的称呼谁更威武来了场辩论。

    同样的辩论不仅仅在渤海,就连大宁都有争辩,不过在大宁都司中,当年那群被招抚的兀良哈蒙古人则是认为朱高煦是博格达彻辰汗。

    朱高煦对兀良哈的杀伤最大,如果不是他几次削弱兀良哈,兀良哈也不会在与朱棣一战中显得那么无力。

    但即便如此,归顺的兀良哈人依旧认为朱高煦是他们的博格达彻辰汗,寓意神圣且伟大的智慧大汗。

    相比较北方对朱高煦称呼为汗的做法,西番之地的侯显在昭告了西番臣民们洪熙皇帝即位后,他们便将朱高煦称呼为洪熙皇帝兼金刚手菩萨。

    在朱高煦之前的朱棣,则是被西番百姓称呼为永乐皇帝兼文殊菩萨。

    在西南,经过改土归流的大部分地区,被解放的农奴们则是根据本民族的神明称呼,将其冠在朱棣、朱高煦身上,认为他们是神明附身。

    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而且这样的事态还在发酵。

    倒是在天下都讨论洪熙皇帝即位,以及永乐皇帝五十八岁退位这件事情的时候,身为他们的子孙,朱瞻壑则是带着自己的妻子沐氏往北京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