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567节
    “设贵州三司,设贵州十六府,另外六部商讨设置七十二县。”

    “贵州三司设立后,立即迁徙山中之民前往四川眉州、潼川、嘉定、保宁等地,由朝廷分发口粮、农具,派遣里长与粮长,带领他们开垦荒地,自给自足。”

    “四川、贵州田赋粮自留,湖广田赋粮调派四川。”

    “北直隶、河南、山西、贵州四地即日起执行新政。”

    朱棣说出了对贵州的一系列政策,并宣布了北直隶四地执行新政的事情。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不过当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众人还是忍不住的深吸了一口气。

    新政推行已然势不可挡,群臣都通过旁敲侧击获得了今年毕业的新政学子人数。

    二十四万六千四百三十二人,这是多么庞大的一个数目。

    现在要推行新政的,不仅有皇帝和东宫太子,还有新政体系下的上百万学子。

    要对抗上百万知识分子,这连皇帝都很难做到,就连朱高煦都是先从吉林城一步步巩固基础才能有自己的基本盘和群臣对抗,而群臣能不能拉出那么多学子与新政学子对抗?

    他们可以拉出来,但他们拉出来的学子,又有几个人看得上粮长、里长、吏员等这些刀笔吏的工作?

    儒学体系下的学子,目标都是参加科举,选中进士后平步青云。

    他们会这么想,是因为他们的祖辈都是书香门第,而新政学子不会。

    别说往前数三代,就是往前数七八代,新政学子的祖辈也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泥腿子。

    对于大部分儒学学子来说,家里又是供他们上私塾,又是重金为他们结交人脉,所耗费钱粮数百贯,而他们怎么可能去做一个年俸折色才二十贯的刀笔吏。

    相较于他们,新政学子就没有这个顾虑了,对于他们来说,读书的成本并不大,除了书本费和口粮,其余都是朝廷支付的,而他们只要毕业达到标准,就能带领全家摆脱贫困。

    儒学学子们看不上的刀笔吏那二十贯俸禄,却是大明九成九以上百姓需要在田地里辛苦三四年才能赚到的财富。

    二十贯俸禄,以当下的米价都能买五十石米,是江南二十五亩田地的产出,是北方五六十亩耕地的产出。

    “一人从吏,全家吃饱”这句民谚便是从永乐五年,官学学子开始大批毕业的情况下开始传出的。

    以当下新政学子的毕业数量,任谁都清楚早毕业的人能早吃饱,毕竟吏员、教习的数量也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