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这地方不够偏远,也轮不到我们前来担任高官。”
面对湿滑崎岖的山道,青年儒生依旧能够笑出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老实说,你现在后悔没?”
擦擦胡须上的露水,那二十七八的儒生开口询问,而被他询问的那青年儒生也笑了笑:“有什么可后悔的?”
“若不是朝廷给予了恩典,我们之中多少人连读书都困难,终其一生不过就是海边打渔的渔夫,码头扛货的力夫罢了。”
“如今我徐硕徐孟明被朝廷破格提拔为遵义知府,已经是天大的恩宠,如何还敢后悔?”
徐硕轻笑着开口,旁边那人也苦笑道:“你要这么比倒也不错。”
“好了,还有二十里路就到桐梓县了,你得好好准备了。”徐硕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两人也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向前方继续走。
耗费一个时辰,他们总算气喘吁吁的赶到了那所谓的桐梓县,也是他们进入遵义府的第一个县。
只可惜,这个所谓的县,与他们印象里的县简直是天差地别。
“这是我的县?!”
站在山坡上,看着那由木墙圈起来,里面生活着千余人的桐梓县,那二十七八的儒生不敢置信,身旁的徐硕也心里一沉。
他们忐忑的率领队伍走下了山去,随后便在桐梓县门口见到了两名等待许久的胥吏。
他们在见到徐硕他们的时候,连忙小跑上前迎接:“章程刘才,见过徐知府、王知县。”
二人是徐硕他们提前两个月派来沟通的胥吏,自然认识徐硕他们。
“这就是桐梓县?”知县王章不敢置信的看着这简陋如乡村的地方,章程闻言也苦笑道:
“遵义府适合置县的地方并不多,桐梓已经算平坦的地方了。”
“在之前,这里只是一个驿站,除了驿馆和马厩,剩下的寨墙与二百间木屋都是黔国公他们修建留下的。”
章程汇报了桐梓县的情况,王章听到后与徐硕面面相觑,不由咬牙道:
“我就知道,以我的政绩顶多做一个主薄,如今提拔为知县,肯定不是什么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