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230节
    城池规模比当初的卜颜堡小了不少,城墙也仅有一丈四尺高。

    走过城门,朱高煦看了看城墙厚度,大约六尺左右,算比较拥挤的程度。

    走入城内,眼前豁然开朗。

    远处的卜颜石堡还在,曾经的空地,有的被用来修建民坊,有的被用来修建军营和府库、粮仓,还有的则是被开辟为育苗田。

    朱高煦用马鞭指着远处的育苗田询问:“这育苗田是你弄的还是林粟弄的?”

    “是林指挥使在去年入冬前弄的,一共一百亩,能育出四千亩的稻苗。”陈昶回答,同时说道:

    “城外北边靠山的田地,如今被开辟为水田,已经种上了水稻。”

    “不过具体能产出多少,还是得等到秋收再看,毕竟我们也是第一次在这么冷的地方种植水稻。”

    安东城比吉林城要冷,这个毋庸置疑,毕竟两地南北的直线距离就有五百多里,入冬也是安东城要早个七八天,开春则是能晚十来天。

    这一来一去,安东城的水稻就少了半个多月的春季,自然要面临晚种早收的尴尬局面。

    “好好管理吧……”

    唏嘘间,朱高煦也在陈昶的带路上,参观起了安东城。

    安东城的营造,基本与吉林城差不多,不管是火道、火墙,还是下水道、排污渠、水泥路,基本可以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简单看了城内的情况,朱高煦便在陈昶的安排下,在曾经的卜颜石堡,如今的安东千户所休息下来。

    翌日,带着安东城的五百兵卒,他再次踏上了前往肇州城的水路。

    水路上,朱高煦他们经过了曾经的金上京,也就是后世的哈尔滨。

    不过这里没有金代的繁荣,更没有后世哈尔滨的先进,有的只有被灌木覆盖的遗址废墟。

    “这里日后倒是可以再修建一座大城,安东城的地界始终有些狭长,而且这里有这么多废弃的砖瓦,用来修筑一个小城也不是什么难事。”

    朱高煦在甲板上与随军吏目交代着,并且让人将船只靠岸,自己骑马上岸看了看这片遗址。

    经过百余年的时间变迁,曾经的水渠已经垮塌拥堵,成片的良田变成了河滩草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