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他这样的棋子,在大明朝遍地都是……
几个月的时间在朱瞻壑的理政中流逝,而洪熙十五年的下半年却并不平淡。
八月初十,工部尚书黄福尚书,言官营天下用工近四百万,其中长工者一百四十余万。
要知道,这一年的大明朝不过一亿二千二百余万,用工近四百万,也就代表每三十个人就有一个人在朝廷治下工作。
四百万工人的身后是四百万个家庭,往少说就是四百万,可往多了说就是二三千万。
可以说,大明朝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都在依靠朝廷过活。
正因如此,这群人才能过得如此滋润。
然而,繁荣只是一时的,以户部拨给各地的钱粮,顶多还能维持这种繁荣不到四年罢了。
四年一过,朝廷拿不出更多的钱粮接济上,那这其中二百多万百姓就得继续回去务农。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在江南巡查的于谦,担忧的便是这种事情。
“圣人说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
“圣人最爱胡说八道了,你让他来这工地上干几天试试。”
南直隶池州府的一处工地上,身为都察院经历的于谦此刻居然坐在自己刚刚铺设好的铁轨上,一边大口往嘴里灌着水,一边文青的感叹着。
他这感叹被旁边一个与他年纪差不多的人嘲讽,对此他也不恼怒,而是笑了笑道:
“这工地上,如你这般识字懂文的多吗?”
“多?”那男人笑道:“自官学推广以来,凡三十岁以下者,又有几个人不识字?”
“你们这些儒生说话文绉绉的,到了最后还不是得为了养家糊口来像我们一样干活吗?”
“行了,休息差不多就继续吧,今天我们队得铺四十步呢。”
“好!”于谦闻言笑着起身,几个工友看着他也笑道:“你这厮干活还能笑得那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