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72节
    “高煦的变化,着实是太大了些……”

    朱高炽抬头看向天穹尽头,望着那缓缓升起的太阳,心情五味杂陈。

    “贺——”

    “圣躬万福……”

    “复位——”

    “圣躬万福……”

    卯时五刻,当唱礼声在奉天广场之上响起,净鞭声也一声又一声的炸响。

    六百余名文武官员站在奉天殿前的广场上,文左武右等待下一流程。

    奉天殿内,朱元璋一身常服坐在殿内金台龙椅上,左边站着随身太监及同样常服的朱允炆。

    不多时,礼乐声起,殿门左右兵卒再度鸣鞭,群臣也再次拜叩皇帝。

    待群臣起身,便进入奏事环节。

    按照礼制,大臣奏事时需预先咳嗽一声,从班末行至御前跪奏。

    奏事者不得使用口语,而是大声的朗读奏章。

    如果官员要承旨或要回答,那末尾的回应声需拉长,以此让百官知道奏事完毕。

    可以说,早朝对于皇帝和文臣的素质要求很高,皇帝要有极其强的政治能力,才能保证在朝会中熟练处理政事,文臣也要思绪有条理,以免出错。

    “臣吏部侍郎胡……”

    奉天广场上,一名名大臣先后唱礼,随后来到御前跪奏。

    他们所说的事情,其实都是些县镇盗匪或常例、或升迁的小事,但朱元璋却坐在位置上听得认真。

    自他废除丞相制后,他便最担心遭人蒙蔽,所以制定大规模早朝、午朝正是要体察民情,免受蒙蔽。

    不仅如此,朱元璋还制定了只在正旦,冬至,万寿节皇帝生日举行的大朝,以及每月的初一,十五举行的朔望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