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说休养生息,结果休养了几年,百姓叛乱规模比永乐年间还大,疆土也在丢失,内部武备松弛,国库还日渐空虚,全靠朱棣遣派郑和下西洋后充盈的内帑撑着局面,但凡遇到点事情,国库里根本没什么钱粮做支撑。
有这父子爷孙三人做反面教材,朱高煦自然要往长寿、攒钱、开疆拓土的方向埋头直冲。
“陛下,户部、工部、吏部、礼部四位尚书求见。”
父子还没好好聊聊,便听到了班值太监唱礼声。
“宣!”
朱高煦应了一声,随后对朱瞻壑说道:“你来旁边坐着,旁听旁听。”
“亦大伴和郑大伴呢?”朱瞻壑点头应下,同时询问怎么不见亦失哈和郑和的身影。
“郑和与杨展去天津忙海军军营的事情了,亦失哈染了风寒,我让他好好休息去了。”
朱高煦示意他坐下,同时殿外也走进了夏原吉、郭资、黄福三人。
他们走入殿内,在看到朱瞻壑的时候愣了下,随后便对朱高煦他们行礼。
“臣参见陛下、殿下……”
“赐座”
朱高煦示意班值太监赐座,并在三人入座后开口道:
“一大早三人一起寻过来,想来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吧。”
见朱高煦没有让朱瞻壑避嫌,夏原吉三人也自然没有什么可避讳的。
“回陛下,户部、吏部、工部的文册已经制好,请您查阅示下。”
夏原吉作为六部之中的“天官”,自然由他开口来解释。
在他的解释下,三本文册被呈上,朱瞻壑也起身上前接过文册,将文册带到了自家父亲面前。
朱高煦将文册翻看,其中吏部的文册详细记载了大明朝行政班子情况。
眼下大明有文官三万七千余名,吏员经过京察后的裁汰,合计有四十五万八千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