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824节
    从衣的方面来说,就包括棉花、蚕丝以及以此为原料的纺织品的价格。

    首先从柴来说,张掖在永乐年间的柴价是每担一百二十文,煤炭价格是每担一百四十文。

    到了现如今,随着火车通车,各地货物源源不断运往西北,张掖的煤价也下降到了每担八十二文,故此城内多以烧煤为主。

    再从粮食价格来说,火车未通车前,张掖米价每石六百文,麦价每石四百余文。

    至如今通车后,米价降至四百三十余文,麦价也在四百文左右。

    相比较江南每石米三百余文来算,这米麦价格依旧昂贵,但比起曾经却可谓便宜许多。

    类似的还有人不可所缺的油,曾经的张掖每斤油达一百二十文,如今五十文便能买到一斤花生油。

    其余的盐、茶、糖、酱醋等商品都不约而同的下降了两到三成的价格,可谓十分便宜。

    至于衣服,张掖此前每斤棉花三文钱,而今只需要一文。

    一匹白布此前需要四百文,而今仅需二百八十文。

    一件棉衣此前六十文,如今只需三十文。

    再说那食物,对于西北的普通百姓而言,牛羊肉并不贵,毕竟他们这里是产地,每斤牛肉不过十五文,羊肉也不过十六文。

    在这西北之地,真正的奢侈食物是猪肉、鹅肉、和燕窝、鲍鱼等食物。

    昔年张掖一斤猪肉二十文,如今随着铁路通车而下降到了十八文。

    一只大鹅高达四百文,如今只需要二百文就足够。

    再说衣食住行中的住与行,大明的房价向来不贵,贵的主要是木料。

    随着铁路通车,南洋的木料从天津运往西北,购置半亩地,修建一个小院也不过十几贯钱罢了。

    至于出行,火车价格十分透明,每站十文,而短程出行所需的驴马价格也十分便宜。

    在张掖鲜少有骑驴者,多以乘骑西番马为主,每匹值钱二贯,并不昂贵。

    这些与百姓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都透露着西北百姓的日子在逐渐变好。这其中,如果说最大的改变,那还是朝廷在西北政策所带来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