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说哪里遇到了阻碍的话,孔凌那边确实是遇上了阻碍了。
这又和苏恒醒预想的情况不一样。
在苏恒醒看来,孔凌去的北疆郡因为比较偏远,所以相比较其他地方来说,读书的人可能会稍微少一些。
既然他们读书识字儿的人不多,那么孔凌这样一位给他们带去知识文化的钦差大臣,应该是非常受欢迎的吧。
可实际情况并不是如此。
他们知道孔凌的身份之后以后,郡守对他倒是非常客气,对孔凌这个钦差大臣恭敬有加。
但对于孔凌来这个地方的目的,郡守却不置可否。
看到这一情况,孔凌就知道这个人可能也是一位保守派,于是就跟他讲了简体字的种种好处:对于效率的提高啦,对于“扫盲”的重要性啦,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啦……
最后,还告诉郡守,这简体字是皇上改良的,已经在朝廷的重臣那里全体通过了。
郡守仍然不置可否,不过,他倒是轻描淡写地评价了一句,“钦差大人,下官以为,学习是一件愉悦身心的事情,是一种享受,不知道,光是追求效率有什么意义?”
“可是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的同时,也是一种工具,工具的简易和操作性强,不是很重要吗?”孔凌利索地反驳道。
郡守又不说话了。
孔凌再怎么说,也是钦差大臣,郡守是不敢得罪他的。
在郡里待了几天之后,孔凌见这位郡守一点点都不表示一个意见,就已经明白了。
不表示其实也是一种表示啊,他摆明了,就是不认同这简化字的推行。
这太正常了,在翰林院的时候,丞相大人就不止一次说过这个事儿。
要想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直以来都使用的文字给改了,这是大多数人都接受不了的一件事。
尤其是读书人,他们尊师重道,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让你将漂亮的文字给简化了呢?
这事儿急不得,得慢慢来。
孔凌在郡守那里住的时候,一有空就对郡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这么过了几天,孔凌提出要去各县看看,看看那里的官员和有知识有文化的长老们会怎么看待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