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献毫不在意的笑道,“吩咐王允、董白做点事情而已,算不得什么。他们和谁有什么亲故,我既不想结识,也并不关心。”
庾献的口气之大,让在场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若说是庾献靠卖情分,求人帮忙,也就罢了,没想到眼前这家伙竟然用的是吩咐二字,而且话里话外,根本没有在意这两人知道后的反应。
众人迅速分析出了两种可能。
要么这家伙是一个拿所有人开涮的疯子,要么这家伙的背景,比他们想的还要可怕。
辛毗悄悄向把庾献引来的崔州平询问道,“贤弟,这人靠不靠谱?”
崔州平是这些人中,心态最澹定的。
以庾子的身份地位,和神秘莫测的手段,认识点司徒啊郿侯啊什么的,那都不叫事儿。
面对辛毗的询问,崔州平既不敢把庾献的身份说破,又怕这些人无端冒犯,只能暗示了一句,“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辛毗愕然的看了崔州平一眼,又满脸不可思议的看了看庾献。
这句话是《论语》中的,对于辛毗这等水准的士子来说,当然不陌生。
原文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句话的出处,可不得了,乃是孔门十哲之首的颜回,对孔子的评价。
意思是,“对于老师的学问和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等我用尽了我的全力,仍然只能看到老师高大的背影,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根本无章可循。”
旁边听到此言的人不少,议论的声音,立刻小了下去。
崔州平可是当过两千石的大老,无缘无故绝不会开这等玩笑。
众人都把敬畏的目光投向庾献。
却听庾献眉飞色舞的说道,“说起沾亲带故,刚巧我又想起了我的另一首诗。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众人立刻又齐刷刷回望崔州平。
崔州平汗颜,连忙解释道,“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庾叔父的言行,必有、必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