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科幻>少年杯酒意气长 > 第38章 大喜之事
    不同于魏无月含苞待放的天真可爱,长平公主已经是一朵可以采撷的盛开牡丹了。扶苏呸了一口,自己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始皇帝威严的声音传来,打断了扶苏刚刚浮起的一点旖旎念头,“准赵王所请。奉常。”

    奉常是九卿之一,掌管礼祭。

    奉常成颖领命出列。

    “着奉常署筹办长公子扶苏与长平公主大婚。”

    “唯。”

    这是明确了两国即将结盟,那么开春是否还要用兵?

    众人还没来得及思考这场大婚带来的变故,始皇帝又开始发问了:“春耕之后,大征全国,可得多少兵士?”

    这意思是还要用兵?

    征兵之事应该是国尉与内史一同商议,如今国尉司马错告病,上将军王翦自然责无旁贷。

    王翦出列先言:“国库甲兵充足,足可再征三十万兵士。”

    昭国的兵力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常备兵,一部分是临时征兵。

    常备兵又分为各地负责治安与缉盗的郡兵、常年驻扎在边境的边关守军,最后就是用于野战的军队。总数大概有三十到四十万。

    最后一种军队的士兵才是大昭真正的精兵,武器、甲胄、训练、后勤都是最好的,是真正的职业军人,也是大昭战无不胜的关键。白起的北军、蒙恬的蓝田大营、王翦的南军,都是这种军队,数量不多,总共不会超过二十万。

    另外一部分临时征兵,常用来做后勤支援,在简单的数月训练后用来做攻城时的蚁附或者把守一些不重要的城池。

    因此后世始皇伐楚时,王翦坚持的六十万甲兵,是真的把始皇帝的家底全部掏空了,整个关中与蜀地的男丁都被征到了前线,如果算上后勤民夫,说是倾全国之力毫不夸张。

    比伐楚更为夸张的,是原本历史上发生在秦昭王时期的长平大战。

    秦军尽起虎贲百余万,车千乘,马万匹,赵国同样组织起带甲之士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两军对峙长平三年。

    赵国国小,再耗下去不等沙场决胜,前线的数十万大军就会因为供给不足自行溃散。即便对面的秦军比赵国的耗费多了近一倍,然而有蜀中、关中两大粮仓做后盾的秦昭王死了心要与赵国对耗国力。

    向齐国借粮失败的赵国耗尽了最后一点粮草,魏国也拒绝了出兵援助,赵王无奈之下拒绝了廉颇的对耗之法,换上更擅长野战的赵括领军,主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