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言海>玄幻>靖难攻略 > 靖难攻略 第568节
    朱高煦坐在金辂上坦然开口,并指导道:“你要做的,就是在发现这些人与我们分道扬镳后,将他们裁换就足够。”

    “是!”孙铖郑重点头,朱高煦也微微颌首。

    他确实重感情,可他的第一身份是大明王朝的储君,第二个身份才是臣子们的殿下。

    他确实容易骄傲自满,可面对事情的时候却会能冷静下来。

    他在老朱手底下当了那么些年孙子,早就锻炼出来了。

    “北直隶、山西、河南这三地你走访过了吧?”

    朱高煦询问孙铖,而孙铖居然点头了。

    “臣秘密去的三地,所见的情况也让臣对当地的新政推行有了新的想法。”

    “说说来看。”朱高煦来了兴致,孙铖也沉思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绪后开口道:

    “说实话,三地情况各有不同,其中以山西最为不同。”

    “山西由于在至正年间遭受战火较少,境内山脉较多,太原以北河流较少,故此耕地其实已经开发了八九成,继续开发也不会取得太大成果。”

    “臣去了山西的长子县,翻看了《黄册》和《鱼鳞图册》,内容基本都是抄旧的洪武二十六年,实地情况来说,增加的耕地并不多,而口数的话,以臣判断来看,长子县口数应该不低于六万,远超黄册上记载的四万七千口。”

    “臣走访其它地方,大多也是耕地增长较少,人口增长较多。”

    “据臣判断,山西的口数,比《黄册》所记载的四百万要多,最多能达到六百万口。”

    “以六百万口种四千万亩耕地,看上去是比较富裕,但实际上并不富裕,当地的乡绅富户和卫所兼并田地数量起码占据全山西的四成。”

    “这样的兼并有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百姓人均耕地不足,好处就是便于稳定,容易收税。”

    “不仅是山西,在整个天下,臣的观点都是这两个。”

    孙铖的话让朱高煦点头,事实证明,地主兼并土地较严重的地方,确实容易稳定,例如晚明的江南就兼并土地严重,可除了崇祯年间江南海水倒灌而引发的粮食涨价导致社会短期不安定外,剩下的就是大顺攻陷北京后的江南奴变行为。

    这两种不安定因素,都建立在社会经济下滑的局面下。

    前者因为地主土地被海水吞没,佃户失去了收入来源,后者是因为被压迫太甚而导致的起义。